Sunday, October 23, 2005

第八課 聖樂發展史(四)

第八課 聖樂發展史(四)

十六、十七世紀

一、引言
1517年10月31日,馬丁路德在德國揭開宗教改革序幕,這股浪潮迅速擴展至全歐洲,分三條路線進展:德國、法國和瑞士、英國。聖樂方面亦隨此三條線路發展。

二、宗教改革影響下的三條聖樂發展路線
1.德國:一向是音樂之鄉,宗教改革時的聖詩發展,更成為當代典範。
A.代表人物——馬丁路德(1483~1546)音樂成為他領導宗教改革最有效工具,大力推動會眾唱詩;他翻譯拉丁聖詩為德文,也自己創作詩歌給會眾唱;著名的《堅固保障》被稱為宗教改革進行曲。

B.其他作家——格爾哈特(1607~1676)將明谷聖伯爾納德拉丁聖詩《受難歌》譯成德文,使其廣為流傳;林高德(1586~1649)代表作選入《讚美詩(新編)》10首《齊來謝主歌》。

2.法國和瑞士代表人物——加爾文(1509~1564)宗教改革另一位最有影響力的領導,創立長老宗教會,以法國和瑞士為其根據地。他主張應徹底廢除羅馬教會所有敬拜儀式,提倡以詩篇和聖經中的頌歌作為會眾敬拜的詩歌,他把詩篇翻譯為富格律的韻文詩,即影響深遠的《日內瓦韻文詩篇》。他對聖詩的觀點:簡單、樸素、無伴奏。

3.英國聖公會:主張中庸之道,保留羅馬教會精華,將《公禱書》翻譯為英文,配上曲調,成為“安立甘式聖詠”。《讚美詩(新編)》378、388都是“安立甘式聖詠”。獨立教會:主張極端的革新,仿效加爾文把詩篇翻譯為韻文詩,成為英國第一本讚美詩,影響至深。

三、十七世紀的聖樂
1.歷史背景:宗教改革引發“三十年戰爭(1618~1648)”,歐洲人口驟減,但改革宗的教會在重重苦難中,全面建立。文藝方面進入“巴羅克時期”,為古典音樂的豐收期。

2.代表作家
A.亨德爾(1685~1759)——被稱為“神曲之父”,舉世聞名的《彌塞亞神曲》是他1741年在英國,於24天內完成的傑作。

B.巴哈(1685~1750)——雖一生清苦,卻虔誠敬畏神。其作品均注明“SDG”——“單單歸榮耀於神”。他認真研讀聖經,並表達在他的作品中,巧妙地結合詞和曲,是他在聖樂上最大的貢獻。他的名作有《尊主頌》、《馬太受難曲》、《約翰受難曲》等。

3.教會狀況:雖有不朽地聖樂作品問世,但只適合聖樂專業人員唱,不適合一般會眾;加爾文建立的長老宗教會和英國獨立教會,又都認為活潑有變化的音樂是屬世的、邪惡的,教會只能唱單調、無伴奏的韻文詩篇;因此,崇拜趨向沉悶枯燥,靈性亦陷入低潮。

作業:
1.試比較馬丁路德和加爾文不同的改革觀點,如何影響他們對聖樂的看法?

2.請寫出十七世紀“巴羅克時期”兩位著名音樂家,及其代表作品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